旧站入口 新闻热线 广告热线
首页 > > 玉门市
玉门:做好做足“红色”文章
时间:2019-06-25 09:32:33 阅读量:485 作者:郭军
 

做好做足“红色”文章

——玉门市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玉门,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铁人”王进喜的家乡。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到处都有“红色”基因。

 近年来,玉门市深入实施农村强基工程,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抓好“四项制度”落实、组织“四项调查”,突出“铁人”故乡元素,充分挖掘本地红色文化资源,做足做好“红色”文章,努力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保障。

培育“红色头雁”

 前不久,玉门市林业和草原局技术人员深入玉门镇东渠村,针对杏树、桃树和枸杞修剪、嫁接技术及病虫害防治,举办特色林果种植培训。

 近年来,玉门市积极培育“红色头雁”,不断提升农村基层骨干队伍素质。同时,以农民和基层干部素质提升工程为抓手,不断提高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

 玉门市针对农户开展农闲“充电”、精准普法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在小金湾、独山子两个民族乡举办了新时代农民文化素质提升班,通过“夜校集中学、送教上门学、结对包教学、家庭亲子学”等培训方式,建立了“教员面授、干部宣讲、纪委督查、例会通报”的整套培训工作机制,让少数民族党员干部在实践班学文化、学政策、学技术,做到群众全参与、时间全保障、内容全覆盖。公检法司系统干部组成3个宣讲组,采取以案释法的方式,深入乡镇、企业、学校开展精准普法活动,实现普法教育由“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累计受教育人数达1.18万人次。玉门市还组织科技人员按照“菜单式”培训计划,采取实地培训、现场说教的方式,对有需求的农户进行精准培训,累计培训17场次,培训1200人次,切实提升了农村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目前已有85人掌握了水肥一体化节水技术,480人掌握了瓜菜立体种植技术,520人掌握了肉牛肉羊育肥技术。

夯实“红色根基”

 只有夯实“红色根基”,才能更好地护航乡村党群服务“最后一公里”。

 玉门市对推行的活力网格、村级权力清单37条、环境卫生保洁及环境综合整治“回头看”等4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对860个网格、1807名网格员工作开展情况及平台登录、入户走访、信息收集、分流交办、人员管控、事件处置等制度落实情况进行了评估。对村级权力清单37条落实情况进行调研督查,对发现的村级水费收缴、社会救助补助、党员教育管理等8个方面的问题,以“零容忍”的态度责成有关乡镇限期全部整改落实。

 玉门市、乡两级纪委还围绕重大决策、三资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11个方面,分层次开展了相关培训,累计培训50多场次,培训干部群众2000多人。

做好“红色调查”

 齐举儒是玉门市清泉乡有名的人参果种植“土专家”。每到人参果种植季节,齐举儒就会穿梭在人参果大棚内,为乡亲们传授种植经验、管理技术。

 开展“红色调查”,目的是摸清农村人文资源环境。为此,玉门市专门开展了村庄规划、乡村人才、乡村文化资源、基层组织4项调查。对未来五到十年的人口迁移规律和村庄变化趋势进行研判,并结合村居、产业、文化,制定村庄布局调整计划。

 在对种植养殖大户、“土专家”、“田秀才”及其他乡贤能人进行摸排后,玉门市建立了乡村人才信息库,梳理各类乡土人才1228名,为培养乡村带头人打好了基础。

 玉门市对全市乡村文化遗产资源、景观资源、名人资源等也开展了调查,并建立了乡村文化资源信息库,排查汉长城等文物保护点126处,玉门陶埙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70项,干海子候鸟自然保护区、月亮湾湿地等自然景观资源80多处,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讲好玉门故事打下了基础。玉门市对村级妇女联合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文明实践站(所)等基层组织的作用发挥情况进行了调查,对排查出的村干部队伍素质偏低、作用发挥不明显等6个方面的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整改措施,为乡村治理增添了动力。

激活“红色因子”

 要激活“红色因子”,就得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玉门市组织动员288名在职干部、大学生村官、退休干部开展了“回乡”行动,通过实地观摩、座谈交流等形式,为振兴乡村献计出力。共征集到产业发展、农村改革等方面的“金点子”和意见建议134条,协调项目14个,争取到位资金100万元。

 玉门市还举办以“发展订单农业,促进下游畅通”为主题的首届农产品订货交易会,签订枸杞、人参果、韭菜、羊肉等农产品订单48个、项目41个,签约金额达8.56亿元,有效促进了农业下游畅通。

责任编辑:赵谨
关于我们
招聘信息
服务条款
法律顾问
联系我们
投稿信箱
办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jiuquan.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酒泉市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酒泉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盘旋东路6号 备案号:陇ICP备11000709号-1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号:62120220005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