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油油的布隆吉尔草原风光壮美,蓝盈盈的葫芦湖波光粼粼……从布隆吉尔草原、张芝公园到瓜州县城见缝插绿的小游园,再到锁阳城镇北桥子长沙岭神仙林治沙造林区,每一株草木、每一片河湖都见证着瓜州人民“扮绿”家乡付出的努力。
以“生态绿”扮靓发展底色
“‘绿色瓜州’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布隆吉乡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累计建设绿色通道、农田防护林45条43公里,荒滩造林300亩,确保生态造林造一片、成一片、存一片。”瓜州县布隆吉乡乡长王伟说。
拥有“世界风库”之称的瓜州县是甘肃省沙化县之一,境内干旱少雨、植被稀少,荒漠化面积达3535.5万亩。面对严酷的自然条件和脆弱的生态环境,瓜州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科学谋划和实施生态屏障建设工程,全力实施“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重点生态公益林保护等项目,狠抓风沙口治理和农田林网、绿色通道建设及封滩育林育草、城镇乡村绿化和土地荒漠化治理,逐步拥有了“生态绿”。
在瓜州县锁阳城镇北桥子长沙岭治沙造林区,郁郁葱葱的红柳、梭梭牢牢锁住了流沙。锁阳城镇南坝村村民聂耀花作为基层护林站工作人员,见证了北桥子风沙口防沙治沙项目的实施。“刚搬到这里时风沙特别大,几乎看不到绿色。通过几年治理,这里逐渐变成了绿洲。”聂耀花说。
在北桥子风沙口防沙治沙项目施工企业负责人张昱看来,亲自将荒漠变成绿洲非常有成就感。“我们2019年参与这个项目施工,目前各种植被成活率在90%以上,覆盖率70%以上。”张昱说。
2012年以来,瓜州县营造人工林2.43万亩,封滩育林6万亩,义务植树972万株,农田林网化程度由原来的45%提高到59.96%,森林面积达181.51万亩、覆盖率6.92%。随着绿进沙退,近几年,瓜州县大风扬沙天气和沙尘暴逐年减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目前,县域空气优良率、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稳定达到省控指标。稳定的生态屏障已成为瓜州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绿色转型发展的基石。”市生态环境局瓜州分局局长李强说。
共享绿色福利
“县城的绿化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周末和家人出门转一转,心情格外舒畅。”瓜州县城居民田秀清说。
“外林内水,城在林中,人在景中。现在的瓜州县城绿地多了、游园美了、空气好了,成了名副其实的戈壁明珠。”瓜州县城区居民张建林说。
为交出绿色发展优异答卷,瓜州县通过见缝插绿、拆违建绿、拆墙透绿、垂直挂绿等方式,稳步推进“口袋公园”规划建设,拓展城市绿色空间。
“我们先后实施了广德路小游园和直隶州城游园等项目,绿化景观成效明显。植绿护绿行动有序开展,扶正加固倒伏树木300余棵,补植补栽各类林木4600余棵。”瓜州县市政园林和环卫中心副主任念金河说。
此外,瓜州县大力开展绿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等活动,引导干部群众积极参与造林增绿行动,营造植绿、爱绿、兴绿、护绿的浓厚氛围,高质量建设“绿色瓜州”的理念深入人心。
“今年,全县新植和补植补造农田防护林32公里,建成绿色通道46公里,完成村镇绿化400亩,全民义务植树40万株。”瓜州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唐颖荃说,通过政策性银行贷款支持投资1.69亿元的生态林建设项目有序实施,柳沟服务区、张芝小学、张芝幼儿园等重点区域绿化已完工。争取中央和省、市项目资金3000余万元,修复退化草原8.5万亩,服务管护公益林94.55万亩,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魅力新瓜州打下了坚实的绿色基础。
2019年瓜州县成功创建为国家园林县城,2021年被重新确认为省级卫生县城。如今,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53%,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已成瓜州群众共享的绿色福利。(酒泉融媒记者 张 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