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山东省沂水县多个乡镇相继发出关于喜事新办的指南文件,其中一项建议婚事举办不要彩礼或者少要彩礼,一般不超过1万元。这项倡议被大家热议。部分网友认为应强制限制彩礼以抵制彩礼陋习,但也有网友认为,彩礼是中国的传统习俗,是喜悦的分享和传递,不应该被强制限制。9月8日,沂水县网信中心人员称,目前该指南只是一种倡议,并不具有强制性,当地暂时不会搞“一刀切”。(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为一种传统的礼节习俗,彩礼是双方家庭互相尊重的体现。但当彩礼只强调“财”而忽视了“礼”,岂不是将婚事变成金钱交易?
彩礼金额的多少建立在双方家庭共同认可的基础上。而婚姻也建立在双方爱情的基础上,而不是让爱情背上沉重的物质“包袱”。
要根除彩礼陋习,只凭几条倡议远远不够。首先应该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作出具体规定。只有制度明确了,喜事新办的倡议才能被人们接受,否则就只是一纸空文。
其次,移风易俗是关键。当人们真正对彩礼陋习说“不”,不把喜事当交易,传统礼节才能显示出应有的意义。政府要将更多的优惠政策向彩礼陋习地区倾斜,发挥其本地资源优势,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水平。同时,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开展技能培训,改变当地落后的面貌。
当爱情被钞票“变卖”,婚姻被彩礼绑架,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幸福?遏制彩礼陋习,任重而道远。 □李雅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