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站入口 新闻热线 广告热线
首页 > > 生态
秸秆废变宝 巧生炭和气
时间:2019-12-27 10:51:11 阅读量:956 作者:王丽君 杨棋焜

QQ截图20191227104428

秸秆“变”木炭

农村房前屋后、村头路边堆放秸秆延续多年,既浪费秸秆资源,又影响环境。如今,在玉门市柳河镇,秸秆、柴草被加工成木炭,既解决了环境问题,还助农增收。

在玉门市柳河镇官庄子村甘肃西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库房里,摆放着用秸秆、木渣等压制成型后烧制的炭条。

甘肃西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魏承学说,公司除了用秸秆压制生产木炭,还用秸秆加工生产生物质燃气、木焦油、木醋液等产品,主要销往青海、四川等地。

近年来,伴随着蔬菜产业的发展,尾菜、秸秆等农业废弃物逐年增多。为解决这一难题,柳河镇大力推广生态清洁种植,不断加大尾菜、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利用力度。2014年,柳河镇引进甘肃西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对农户多余的柴草进行回收,并以生物质燃气、木炭、颗粒燃料兑换等方式返利农户。至目前,共回收废弃树枝、树根1万余吨,秸秆、尾菜5000余吨,实施原料与产品兑换800余户,农户参与率达31%。据了解,随着甘肃西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二期秸秆破碎压制生产线的建成,将带动周边100余户农户“入股”,消解废旧生物质3万吨。

“生物质燃气使用起来方便又干净。”官庄子村村民袁如宝说。

“去年,我将3吨树枝、秸秆拉到合作社,兑换的生物质燃气到今年还没用完。”官庄子村村民李玉峰说。

为破解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热点难点问题,柳河镇采取“企业+农户”的“尾菜—能源”循环利用模式,2018年,在官庄子村成立了玉门市盛远秸秆综合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探索出了“秸秆银行”运作模式,采取以秸秆“入股”的方式,每吨秸秆折价200元,以生物质燃气、木炭折价进行分红,有效引导农户使用清洁能源,环境保护作用明显。

责任编辑:赵谨
关于我们
招聘信息
服务条款
法律顾问
联系我们
投稿信箱
办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jiuquan.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酒泉市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酒泉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盘旋东路6号 备案号:陇ICP备11000709号-1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号:62120220005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