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市开展“送才入企”活动,组织毕业生参观企业,了解岗位要求。 张锦 摄
今年以来,玉门市持续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切实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全方位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
稳岗拓岗
扩大就业“蓄水池”
“掌握新媒介沟通方式,对人社工作者来说是一种必要的能力提升。它能帮助我们更有效地连接社会,共同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桥梁。”近日,玉门市举行了“就在玉门·职等你来”人社局长直播带岗暖心行动第三季活动,人社局长化身就业“推荐官”,携带精心挑选的优质岗位走进直播间,为企业代言,开辟就业新路径,搭建政企对接新桥梁。此次直播带岗,人社部门对接了涉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化工、服务业等30家企业,有管理、技术等383个就业岗位,并邀请企业负责人在直播间介绍各自企业发展状况、岗位需求及福利待遇,与网友在线互动交流。
“现在不用东奔西跑,一部手机就能找到工作。我看到‘直播带岗’消息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进入直播间,刚好就有适合的岗位。”求职者王亚茹说。
今年43岁的王亚茹待业3年。她想出去工作,可又担心年龄大找不上工作。一场直播让她转忧为喜,很快就找到了心仪的工作。
从“求职跑腿”到“直播选岗”,玉门市拓宽就业渠道,加大就业帮扶、助企稳岗力度,完善公共就业服务,让就业者找得到工作还能待得住。
目前,玉门市在“码上就业”平台登记的企业有2831家,可提供岗位4904个,成功求职849人。同时,人社部门深入企业了解用工需求、收集招聘信息,为群众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求职平台,助力群众家门口就业。
强化对接
就业服务“不离线”
“现在我在社区工作,离家近,环境和工资待遇都很好,还有晋升机会,再也不担心到处找工作了。”玉门市新市区街道玉关路社区专职社区工作者方慧说。
玉门市落实“三岗十八级”薪酬制度,核定专职社区工作者平均工资标准不低于当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1倍,落实“五险一金”、带薪休假等政策待遇,建立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动态调整机制,激发社区工作者投身基层、扎根基层、奉献基层的干劲和热情。
“去年以来,我们公开招聘专职社区工作者40名,现在有128名专职社区工作者,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事业单位岗位专门用来招聘优秀社区工作者,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对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社区工作者,每月按标准发放资质津贴。”玉门市人社局工作人员朱俊说。
玉门市将社区工作者年度考核结果与个人待遇紧密挂钩,连续3年考核优秀者,可在“三岗十八级”本岗位等级内提高一个工资等级。对在街道社区工作连续满10年、20年、30年群众认可度高的社区工作者,一次性分别给予2000元、5000元、1万元奖励。
今年以来,玉门市城镇新增就业1534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813人,完成目标任务的90.3%,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05人。通过兜底帮扶和城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497人,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劳动力963人,输转脱贫劳动力3606人,有务工意愿脱贫劳动力输转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