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站入口 新闻热线 广告热线
首页 > > 历史
记忆中的博罗转井
时间:2024-08-08 09:29:18 来源:酒泉日报 阅读量:6974 作者:何 奇

阿尔金山东部的当金山北坡沟壑纵横、怪石嶙峋。在众多山峦中,有座形似馒头的山,是阿克塞县境内的博罗转井。它南依崇山峻岭,西临悬崖深谷和乱石滚滚、杂草丛生的冲积、洪积沙石坡地,见证着阿克塞县各族群众在这片土地上的奋进历程。

博罗转井山高不过千米,独立众峦之巅,顶部有乱石垒起的圆锥形山包。登临山顶向西眺望,可见阿尔金山冰峰。举目东南,可远眺祁连山雪景。越过脚下的沟壑深谷,阿克塞原博罗转井镇(现影视基地)尽收眼底。

关于“博罗转井”这一名称,有颇多说法。有人说它是蒙古人的“敖包”,有人认为是藏族牧人念经的场所。民间传说,此地以前住过一个名叫包罗的蒙古族将军,而“博罗转井”是包罗将军的谐音,用汉语表述便有了“博罗转井”之称。有专家学者认为,“博罗转井”是蒙古语谐音,译为汉语是“青灰色的墩台”。“博罗”意为青灰色,“转井”可写作“春济”“专济”等,意为墩台。

博罗转井一带,古时曾有羌、戎、月氏、乌孙、匈奴等游牧民族游移住牧,后蒙古、藏族牧民居住在此。在漫长的游牧生活中,他们在草原荒野、沟壑岩壁上留下了诸多历史痕迹,如岩画、烽燧、古堡和古墓葬等,为研究当地社会、历史、经济、文化等提供了资料。

1954年,游牧于祁连山下、疏勒河两岸的哈萨克牧民在这一带定居安家。阿克塞县城坐落在博罗转井沟西的荒野里,后命名为博罗转井镇。起初,政府机关和商贸单位驻扎在博罗转井沟畔,只有几顶帐篷和石头垒的地窝子,条件十分艰苦。后来开始在沟西乱石滩上修建房屋,建设家园。经过40多年奋斗,一座草原新城从博罗转井荒野里拔地而起。昔日的塞外之地出现片片新房,有了绿树,有了烟火气。

夏季,博罗转井遍野青草花朵,装扮着塞外大地。如有幸,还会在周围发现一些镌刻着蒙、藏文字和花纹图案的石片、石头等。

我多次去博罗转井沟寻访曾经的“帐篷县城”,聆听那个年月的真实故事,体会建县初期干部群众创业的艰辛。还记得春天在那片荒滩上挖坑植树,尽管在乱石滩上种活一棵树不容易,但干部群众每年栽种不止。年复一年,一棵棵白杨树迎着风而立。

1998年,博罗转井山下的阿克塞县城整体搬迁至20多公里外的红柳湾,建起了园林式的新县城。老县城逐步建起影视拍摄基地,电影《九层妖塔》《西风烈》《天将雄师》等先后在这里取景。近年来,阿克塞县为促进“文化+影视旅游”深度融合,培育文旅新品牌,完善旧城食坊、景区停车场、旅游公厕、景区导视系统、景区道路、智慧景区、观光小火车、游客接待中心等基础设施,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曾有传说,这里原是一座繁华小镇,因为天外巨兽袭击,20多万人一夜之间神秘消失。凡此种种,虽为趣谈,但也反映出人们对这片神奇土地的热爱。

离开那片土地已30多年了,博罗转井——那座馒头似的山岗,还有山下的城,一直深留记忆,难以忘怀。

责任编辑:妥超云
关于我们
招聘信息
服务条款
法律顾问
联系我们
投稿信箱
办公
CopyRight 2010-2024 www.chinajiuquan.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酒泉市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酒泉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盘旋东路6号 备案号:陇ICP备11000709号-1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号:62120220005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