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站入口 新闻热线 广告热线
首页 > > 玉门市
广袤沃野生机勃发——玉门市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综述
时间:2024-09-10 09:08:43 来源:酒泉日报 阅读量:2930 作者:韩璇 马潇 谢欢 郭晋良

一条条街巷干净整洁、一座座农家院落舒适雅致、一项项富民产业蓬勃兴起……走进玉门市的乡村,一幅美丽宜居、和谐美好的景象映入眼帘。

今年以来,玉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关于“三农”工作总体部署,坚持用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守牢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着力推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聚力打造全域和美乡村,拓宽强村富民路径,全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党建引领让乡村振兴“活”起来

乡村振兴怎么搞?如何形成明确的发展思路?玉门市赤金镇党委书记班超说:“要想谋出路,还得建强党组织。”

赤金镇的8个行政村,资源禀赋和自然环境相似,但各村发展情况存在一定差异。今年,赤金镇探索示范集群党建工作,试点推行党建联盟,将8个村的土地资源和闲置资金进行整合,以强村带弱村、跨村联建、抱团发展的方式,建设了以农机服务、蔬菜加工、农资生产为主的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园。

今年初,赤金镇8个村共同出资215万元,成立了耕拓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收益全部归村集体。春播期间,平均单日收入达万元。预计到年底,将实现收入200万元以上,给各村分红32万元。

“我们坚信,只有村集体富了,群众衣食住行、老有所养的问题才能更有保障,村干部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赤金镇组织委员乔健说。

赤金镇是“中国韭菜之乡”,赤金韭菜是玉门市的明星产品。经过多年发展,这项产业也遇到了瓶颈。空茬棚增多、机械化程度低、种植户老龄化问题凸显,这一系列问题让赤金镇意识到,仅靠监管和宣传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经过充分调研,赤金镇因村制宜、抱团发展,鼓励营田村种植新风村的空茬棚20座,带动长山岭恢复空茬棚50座、铁人村恢复空茬棚45座,营田村成为全市飞地种棚的第一村。

“我们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也有能吃苦、爱农业、懂农业的人才,要因村而异,让乡村人才在农业队伍里发光发热。”班超说。

为解决农户铲菜难的问题,赤金镇吸纳全镇高标准农田实施后的富余劳动力,以及周边乡镇富余劳动力组建村集体劳务队。同时,与兰州蔬菜供应链企业签订订单,规范村级合作社种植标准,用市场价格优势引导农户去泥沙降农残,重塑赤金韭菜品牌形象。

特色产业让乡村振兴强起来

金秋时节,玉门大地到处是丰收的景象。

近日,在玉门市花海镇万亩戈壁蜜瓜产业园,“耀珑25”“巴西清喉”等蜜瓜销售火热。“为实现蜜瓜产业提档升级,我们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建设连栋拱棚和日光温室,提高蜜瓜种植效率和产量。同时,与华南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聘请专家团队全程参与生产技术指导和育种研发,确保蜜瓜的高品质和商品率。”花海镇副镇长陈兴超说。

近年来,花海镇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按照“一镇一业”的产业发展思路,坚持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相融合,引领群众培育发展蜜瓜特色产业。如今,通过引入高端蜜瓜品种,引进推广统一良种供应、统一技术规程、统一水肥管理、统一监测监管的蜜瓜基地管理模式和“数字农业平台+可追溯系统”等智慧农业技术,蜜瓜品质逐年提升,蜜瓜产业不断壮大。至目前,玉门市蜜瓜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以上,近2万人从事与蜜瓜相关产业。

乡镇上连县、下带村,产业空间适宜、资源要素丰富、主体类型多样,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玉门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温海涛表示:“建设农业产业强镇,要着力打造优势特色主导产业,集中有效资源,推动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最大限度体现产业集聚区的综合效应。”

玉门市以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目标,全力抓好大畅河设施蜜瓜、枸杞标准化种植等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新建日光温室、钢架拱棚5017亩,新增蜜瓜1万亩、蔬菜2万亩,辐射带动蜜瓜、蔬菜、枸杞种植面积分别达11万亩、13.6万亩、24万亩,推动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扩容提质。同时,充分发挥畜禽调引、产业贷、富民贷等政策激励作用,新建续建合帮牧业、西域海俊等5个千只羊场和犇腾、凡策肉牛等2个千头牛场,新建500只以上规模养殖圈舍28座。

特色产业为玉门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农文旅融合让乡村美起来

在玉门市,乡土文化与传统民俗交融,红色革命与田园风情碰撞,人文景观与生态环境交相辉映,民族文化、红色文化、乡土文化、生态文化就像散落的颗颗明珠,串起玉门与戈壁瀚海的壮美,串起玉门文化的绚丽与共同奋进新时代的活力。

走进玉门市柳河镇红旗村的红田园,白墙黛瓦古朴清新,绿树掩映、一步一景,村民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如画美景的背后,凝结着柳河镇在阔步乡村振兴新征程中的努力。因地制宜做强特色产业、推进环境革命、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镇在乡村振兴中绽放异彩。

红田园是集观光旅游、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文化旅游景区。在建设过程中,以国家3A级旅游景区红田园为基础,以红色文化为核心,深度挖掘宣传顾天祥劳模精神,规划建设“田园风光区、农耕文化体验区、无动力游乐区”等板块,建成文化广场、劳模林、农事体验田、玉门农村党史展览馆等36个场馆和街区,吸引研学团队、各类游客8700余人次,有效推动“土味”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化,持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整个夏天,在玉门市昌马镇南湖村小河湾烧烤的游客络绎不绝。这里山好、水好、人好、空气好,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许多外地游客前来避暑的首选地。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玉门市昌马镇平均海拔2095米,是一处天然小盆地,河流纵横、清泉密布,湖泊荡漾、红柳遍地,野鸭、天鹅等候鸟在这里栖息,还拥有天生桥、千眼泉等自然奇观,被人们誉为隐藏在祁连山中的“世外桃源”。

游客引进来,生活富起来。近年来,为让游客更好领略昌马文化、纵览昌马美景、乐享昌马新体验,昌马镇充分挖掘丰富的石窟壁画、烽燧遗存、梨花秣马、特色农耕和社火演绎等传统文化资源,高质量举办“天境昌马”文化旅游艺术节、迎新春社火展演等文化活动26场次。先后建成民俗博物馆、粮仓剧场、昌马印记、梨花驿站、文化活动中心等文化场所13处。今年以来,累计吸引游客1万人次。

“乡村文化节目,不仅传播了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还激发了村民蓬勃向上的精气神,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更多力量。”昌马镇副镇长魏钰说。

一处处田园美景,因为有了旅游项目的加持,呈现出新活力;一个个乡村,因为有了艺术名片的加持,成为游客纷至沓来的文化景点……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崭新活力,公共文化服务触手可及,“文化+”打造乡村特色产业,绘就了玉门市文化产业多元融合共促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责任编辑:赵瑾
关于我们
招聘信息
服务条款
法律顾问
联系我们
投稿信箱
办公
CopyRight 2010-2024 www.chinajiuquan.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酒泉市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酒泉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盘旋东路6号 备案号:陇ICP备11000709号-1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号:62120220005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