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敦煌市肃州镇高台堡村党总支紧扣村情实际,积极争取3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落地,组建了由村党总支书记任队长,农机合作社、农机户为成员的农机服务队,就近就地吸纳困难群众就业。今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37万元,其中农机服务队增收12万元,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双提升。
面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的情况,向什么方向发展、怎么发展,如何提高村级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是高台堡村一直以来的发展难题。
高台堡村通过入户走访调研、民情恳谈会等形式收集村民对本村长远发展的意见建议,并组织党员、致富能人到周边地区考察学习,最终确定采取“村股份经济联合社+农机服务队+农户”的运营模式,利用扶持壮大村集体发展资金和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新购置2台大型动力机械和4台配套作业机具,动员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农机合作服务体系建设,回收本村闲置农机具22台(套),吸纳农机手17名。
农机服务队首批签约3000亩,并积极承接2000亩玉米全程化社会托管服务,以每亩低于市场价30元的价格优势,出色完成了首批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任务,有效破解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
农机服务队成立初期,如何管理,由谁来管成为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高台堡村制定了农机服务管理制度和各岗位工作职责,确立了由村股份经济联合社统一接单、村民代表大会统一定价、农机服务队统一派活、村民监督委员会统一服务标准、村委会统一费用核算的“五统一”机制。通过严格落实服务对象评价反馈制度,实行“服务对象评价+自身监督”服务费核算机制,由村监委会主任对服务质量、面积等生产服务全过程进行监督、核算,按照群众满意度、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进行收益核算,杜绝了服务收益流失、面积不实、价格虚高、服务态度差等现象发生。
发展集体经济,最终落脚点在于服务群众、引领发展。随着村级集体收入的不断增加,如何在保持现有发展成果的基础上让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再上新台阶,成了高台堡党组织的重要课题。
高台堡村借着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东风,探索“支部+股份经济联合社+农机服务队+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管理,引进敦煌市农祥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并签订1654亩的服务协议,积极拓展生产服务,让村农机服务队、股份联合社等组织参与土地经营管理、农机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今年,高台堡村农机服务队完成流转片区1000余亩的犁地作业、承接3300亩土地社会化服务项目任务,使农户成为实实在在的受益者,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高台堡村按照“村党组织+经营主体+农户”和土地规模经营“统种共富”的发展模式,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夯实。通过项目带动,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林果、机采棉、种草、养畜等主导产业,共种植特色林果200亩、机采棉1600亩和养殖羊、牛、生猪等8000余头。打造出高台堡村“一队一基地一示范”的特色品牌,有效带动了经济发展,不断向土地规模化、机械化、高效化迈进。
为持续推动农村农机服务迈上新台阶,高台堡村党组织倾力打造“乡村党旗扬 农机耕希望”党建品牌,带领农机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为群众提供高效、优质的农机服务。在大力推动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种植管理的同时,提出了“三免三减”的激励机制,对全村孤寡老人、当年荣立军功家庭、市级优秀党员家庭免除当年农机服务费,对生活困难家庭、残疾人家庭降低10%农机服务费,连续签订农机服务订单的自种农户降低5%农机服务费。农机服务队机械化作业,使农户每亩犁地费用由80元降到了50元,让群众得到了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