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孕育和传承穿越千年,文明的融汇和互鉴历久弥新。位于古丝绸之路上的敦煌是世界四大文明和众多民族文化融汇的地区,被誉为世界文明的窗口、人类文明的圣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简称敦煌文博会)永久落户敦煌,成为目前我国唯一以“一带一路”国际文化交流为主题的综合性博览会。
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于2016年9月20日在敦煌市隆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对敦煌文博会的召开致以热烈的祝贺,向出席敦煌文博会的各国嘉宾和朋友表示诚挚的欢迎。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开幕式宣读习近平贺信并发表主旨演讲。来自85个国家、5个国际和地区组织的95个代表团应邀出席,66个外国机构的代表和434位国外宾客参加论坛、文化年展和文艺演出,国内16个省区市和港澳台地区的23个代表团参会。6位外国政要、前政要出席开幕式并发表演讲,23国文化部长和代表出席了圆桌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敦煌宣言》。
“华夏文明八千年,丝绸之路三千里。”这是对甘肃历史与文化的高度概括和生动写照。
公元609年,在甘肃河西走廊的焉支山下,一场“万国博览会”盛大举行。如今,国家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永久落地敦煌,是现实对历史辉煌而生动的回应。
镜头回到2016年9月20日。当日清晨,太阳刚爬出地平线,三危山泛着金光,一支支载着游客的驼队迎着红日绕行在鸣沙山上、月牙泉边。一场新丝绸之路的国际文化盛事在这里拉开了大幕!敦煌,昔日丝绸之路上的大都会、东西文化交流之要枢,再次吸引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上午9时,在敦煌国际会议中心,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隆重开幕,1700多位中外嘉宾陆续进场,人们拿起摄像机、照相机、手机留下光彩照人的历史瞬间……此刻,这里成了汇聚人类精神文明的绿洲。在此,世界文化多元交响、交相辉映。
美人之美,美美与共。80多个国家的代表齐聚敦煌,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文化成果在敦煌文博会的平台上展示共享。无论是国外嘉宾还是国内专家,在演讲中都不约而同将“共享”放在首位。文化年展荟萃60多个国家8000余件珍贵展品,集中展示了“一带一路”文明成果,许多文化遗产和艺术精品举世瞩目,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和重要的国际影响力。以经典舞剧《丝路花雨》(2016版)为代表的文艺展演活动,荟萃丝路沿线国家13台优秀文艺节目,为观众奉献了精彩难忘的艺术盛宴。
2016年9月21日晚,在各国友人的见证下,与会丝路沿线国家就进一步加强文化交流合作在敦煌大剧院共同发布了文博会标志性成果《敦煌宣言》。这标志着“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合作新机制的建立,为今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文化建设打牢了基石。
首届敦煌文博会的成功举办再现了丝路文明相互交流、互学互鉴的辉煌,也成为敦煌文化自信的释放点。
据统计,首届敦煌文博会期间,我国来自“一带一路”沿线5个省和地区的16家文化企业进行了项目推介,共有影视类、文化创意类、文化科技类、文化旅游类等89个项目签约,签约金额达1078亿元。这些项目代表了当时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新观念和新兴业态。
首届敦煌文博会举世瞩目,是国家的大事、甘肃的喜事,更是酒泉的幸事。
时间定格到2015年,距首届敦煌文博会召开不到10个月。敦煌这座具有国际文化地位的中国西部小城,跑出了发展“加速度”。借助文博会的平台,敦煌按照国际标准进行建设和管理,取得令人骄傲的成果。
短短10个月,敦煌机场航站楼、敦煌国际会展中心、敦煌大剧院……一座座美丽宏伟的建筑拔地而起。敦煌机场扩建仅用20天完成了T3航站楼盐渍土换填,52天实现了钢结构封顶。敦煌国际会展中心于当年8月初完成内部装饰和布展。敦煌大剧院从设计、建设到使用不到10个月,被专家称为“敦煌速度”。
其间,敦煌市的发展始终与敦煌文博会同频共振。在敦煌文博会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的同时,敦煌城市管理水平随之提升,城市设施逐步完善配套,城市治理日益温暖精细。
首届敦煌文博会成果丰硕、精彩纷呈,实现了“开门红”,为今后持续举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后,就有了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有了永不落幕的敦煌文博会!(来源:酒泉市融媒体中心 文/郭军 图片为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