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璀璨的星空下,丝绸之路绵延伸展。敦煌,是漫漫旅途中的心灵驿站,非去不可。但数字时代,何时去、怎么去、怎么玩、玩什么,从形式到内容,从吃住行到游购娱,一部手机就能安排得明明白白。
这一切,都受益于文旅产业与数字技术邂逅,引发的美妙“蝴蝶效应”。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近年来,敦煌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探索数字科技赋能文旅产业新模式,高水平推动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建设,游客体验和文旅业服务质量大幅提升,旅游产业大踏步迈入数字化新时代。
“千年之约” 双向奔赴
在各种短视频里,“特种兵式旅游”“军训式旅游”火遍全国,“一天逛8个景点,晚上只睡3小时”引发热烈讨论和效仿。尽管褒贬不一,但这样的旅行方式依然能满足假期有限的人们“看世界”的心愿。
在过去,这样的“高效旅行”简直不可想象。如今有了数字技术助力,一切皆有可能。用手机订好车票、机票、住宿酒店,攒足各种“薅羊毛”的团购优惠券,按照大数据根据人流密度给出的入园建议做好时间管理。这一套操作下来,每一分钟、每一分钱都能用在刀刃上。进入从“发现”到“抵达”所需的一站式旅游信息岛,只需要一部手机。
双向奔赴,才有意义。在人们从世界各地奔赴敦煌的同时,敦煌市也借助科技手段,不断拉近与游客的距离,持续提升游客旅行体验感。微信搜索“游敦煌”小程序,从景区景点、酒店住宿、特色美食、文化演艺到游玩线路、出行攻略,一样不少。自想法萌生的那一刻起,数字技术就为你规划好了一切。
“敦煌研究院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利用‘数字敦煌’项目成果,让观众在进入洞窟之前就能与莫高窟进行全方位、近距离‘亲密接触’。”敦煌市副市长原娜说,敦煌市充分发挥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龙头带动作用,主动加强与周边区域合作,推进旅游线路共同策划、区域旅游联合宣传、景区门票互减互免,构建圈廊结合、点线串联的“一核多圈、一廊多线”文化旅游发展格局。
2020年上线的敦煌全域旅游游客交易服务平台“游敦煌”,聚合敦煌“吃住行游购娱”涉旅企业和个体经营者资源,为游客提供差异化、更具吸引力的服务,实现了线上线下联动营销,推动供需匹配,激活全域旅游市场。目前,该平台已实现鸣沙山月牙泉景区、玉门关遗址景区、锁阳城遗址、敦煌雅丹世界地质公园、敦煌阳关景区、敦煌古城景区等6家景区部分票务及二销产品的上线;已完成景区、住宿、电商、餐饮、车辆服务等板块商户信息在线展示,本地娱乐板块入驻商户达110家,商品消费板块上线410款产品。
有“新意”才更有心意
在敦煌莫高窟,借助AR技术“魔法”,壁画中的九色鹿在石窟前的空地悠闲踱步,吸引游客纷纷上前合影。
精美绝伦的壁画,栩栩如生的彩塑,翩跹起舞的飞天……沿莫高窟“飞天”专题线路游览,既能参观实体洞窟,又能与飞天“互动”、合影,体验感拉满。
在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面积为12.79平方公里的核心景区内,分布着300多个不同类型的视频监控设备,在保障游客安全和维护景区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景区时常发生物品丢失或儿童走散的情况,全靠可视化指挥中心、智能监控、智能广播安全找回。”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营销部副经理张宏扬说,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是省旅游局确定的全省第一家智慧景区试点单位。2018年以来,景区不断加大智慧景区建设力度,先后投入建成实名制售检票系统、人脸识别系统、智能导览系统、“天眼”监控系统、可视化指挥中心等,目前智慧景区建设仍在继续。
敦煌市抢抓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建设机遇,乘“数”而上,加快构建文旅发展高地,用数字技术带来的“新”意,表达对游客的诚意和心意。
此外,敦煌市紧盯创建国家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区,建成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国际会展中心对游客全年开放,玉门关成功创建3A级景区,启动创建阳关玉门关5A级景区,持续优化雅丹、沙州夜市、鸣沙山月牙泉等景区基础设施,景区承载力不断提升。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强化项目支撑,莫高里工匠村、东驿—敦煌艺术城、敦煌书局等一批带动性强的文旅项目建成运营,敦煌文旅产业发展跃上新高度。
今年1月至7月,敦煌市累计接待游客979.15万人次,相比2022年增长342.07%,相比2019年增长27.03%;实现旅游收入73.91亿元,相比2022年增长454.47%。
提升旅游体验感只是“数字化”的众多“超能力”之一。基于大数据平台,“你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样的终极命题也能轻松拿捏。更进一步,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营销推广、服务监管、产业监测也得到了精准的数据支撑。
“目前,购票游客可以在3天内随时刷脸进入景区,依靠的就是鸣沙山月牙泉综合业务管理平台。这个平台还可以监测客流,并分析出哪个省份来的游客最多等数据,景区就会调整相应的服务措施和营销策略,推动景区更好地发展。”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数控中心工作人员朱永辉说。
念念不忘 敦煌回响
以上只是针对落地敦煌的游客。对于身不能至但心向往之的游客,敦煌也有安排。利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及VR、AR等技术,不断提升“云旅游”“云演出”“云看展”“云游戏”、数字孪生景区等文旅消费体验质量,培育壮大线上演播、数字创意、数字艺术、数字娱乐、沉浸式体验等文旅新业态。
敦煌博物馆通过线上博物馆的网络和线下参观扫码观看体验,实现了数字化呈现。通过实景洞窟复制、沉浸式展示、彩塑三维重组、主题摄影展示、虚拟漫游体验,敦煌莫高窟在30余场国内外数字化展览中走向了世界,也实现了“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目标。通过对数字化资源的挖掘和设计,建立健全敦煌文化IP体系,加快文化品牌建设,使文物与群众生活不再遥远。至目前,敦煌市现有的两家线上文创企业,今年1月至8月的销售额累计达3300万元。
敦煌市还积极拓展线上推广渠道,借助中央及地方主流媒体,多平台开启“云游”模式,通过镜头直播、图文展示、短视频展播等方式,全方位宣传敦煌文化。“特别是今年启动的敦煌文化抖音大赛,点播量超10亿人次。”原娜说。
莫高窟九层楼的铃铎响起时,人们会被历史带来的回响深深震撼。敦煌更多地代表了一种文化、一种使命,它是丝绸之路的象征和缩影。敦煌和丝绸之路一样,联结了人群,联结了产业,联结了世界,联结了未来,并通过这些联结,将珍贵文化遗产的价值无限放大,将以敦煌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得更好、更远。
所有关于敦煌的念念不忘,都会得到来自敦煌的回响。
数字新城,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