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玉门市聚焦主责主业,积极落实落细国家就业优先政策,着力在工作效能提升、重点任务落实、发展指标进位上下功夫,切实推动就业创业工作稳中求进,确保就业基本盘稳定。
变企业上门为直达服务
不断健全完善公共就业网格化服务体系,在3个园区、12个乡镇和3个街道设立就业服务联络站,确定18名就业服务联络员精准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培训意向和城乡劳动力就业意愿、技能特长等。持续推进“援企稳岗服务百企”行动,建立干部包抓企业制度,深入58家重点企业进行“点对点”走访,大力开展法律法规宣讲、座谈交流、用工指导、政策落实等服务。坚持每周为企业发布1次用工信息,助企稳岗纾困。目前,已发布用工信息1435条,提供就业岗位2790个。开展“春风行动”、“才聚玉门”直播带岗、重点企业用工专场招聘会等线上线下公共就业服务活动35场次,累计为160余家企业提供线上线下就业创业服务,为企业输送员工1705人。
变被动解题为主动破题
着眼化解企业招工难和群众就业难问题,坚持以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的举措,帮助企业和群众解决就业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依托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以大数据赋能基层就业服务,上线推广“玉门码上就业”小程序,为城乡劳动力提供政策咨询、招聘求职、技能培训等服务。目前,该平台已注册企业2154家,注册劳动力6.6万余人,访问量达25.46万人次。大力实施助企稳岗、乡村振兴、劳务品牌技能提升行动,立足提升劳动力就业技能水平,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有效推动劳动力务工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促进更高质量就业。致力优化创业发展环境,开展创业论坛1次、创业沙龙1次,选树创业新秀3个、新锐创客30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965万元,带动就业1065人,培育了玉门关文化旅游等一批优秀创业项目,创业创新动能得到充分释放。
变“粗放漫灌”为精准发力
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脱贫劳动力等群体为重点,大力开展就业援助,累计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1714个,切实兜牢了就业底线。紧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扎实开展脱贫劳动力就业帮扶工程,依托劳务中介机构和就业帮扶车间,大力输转脱贫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至目前,共输转脱贫劳动力3592人,有务工意愿脱贫劳动力输转率达100%。同时,不断深化省内外东西部劳务协作,先后与河南、四川等省份及省内康县、西和县、会宁县、岷县、泸县等16家劳务机构建立劳务合作关系,省内外输转季节性劳务用工3.4万人,输转城乡富裕劳动力2.53万人,创劳务收入6.08亿元。
变坐等服务为不来即享
健全各项补贴资金监管机制,提升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优化各类就业创业服务事项经办流程。组建工作专班,采取“面对面”“一对一”等方式主动下沉企业,对符合社会保险补贴发放条件的企业进行摸排,同时针对12个乡镇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按照逐户逐人的方式核实,并及时兑现一次性交通补贴。至目前,发放5类12项就业创业补助资金2294.9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