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酒泉市乡村振兴局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着力在深化、内化、转化上聚力用劲,全面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坚持深化于学,深思细悟筑牢思想根基。酒泉市乡村振兴局把开展主题教育理论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以专题读书班、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支部“三会一课”等为抓手,持续深化专题读书班研学、理论中心组讲学、党支部领学、主题党课促学、线上线下送学、党员干部自学“六学联动”,强化学习成效。扎实开展理论学习,分层分类制定专题读书班学习清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清单、党支部学习清单、专题党课清单、自学清单等,督促党员领导干部照单学习。认真开展集中研讨,在学思践悟中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着力增强学习实效,科学分类施策,引领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入心见行、善思善用。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向11名离退休干部职工推送学习内容,引导他们学思想强党性献余热。督促全体党员干部按照自学计划认真开展自学,提升思维层次,激发干事热情。
坚持内化于心,挖潜增效破解发展难题。酒泉市乡村振兴局党组在深化学习基础上,下大气力破解发展瓶颈。坚持问题导向搞调研,做到边调查研究、边解决问题。针对全市乡村建设引领示范不足、创建资源分散等问题,结合相关方案,按照项目打捆、一体推进、综合建设、一点多创的思路,靠实工作责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市23个“5155”省级示范村创建工作有序开展,先后创建市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点15个,打造“农房+产业”“农房+文旅”等特色亮点22项。针对农村供暖难题,坚持小切口解决大问题,投资360万元,实施肃州区银达镇黑水沟村88户清洁供暖试点项目。集成数字党建、乡村治理、便民服务、物联网等功能,建成数字化智慧乡村平台,从群众切身利益出发,探索应用农村清洁用能和数智化管理新模式。
坚持转化于行,实干担当检验学习成效。酒泉市乡村振兴局把开展主题教育焕发出的热情转化为争先进位、实干担当的实际行动,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高质量发展。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全面推广落实“一键报贫”系统,新增监测对象61户199人,兜牢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用足用好衔接资金,争取到位财政衔接补助乡村振兴资金5.98亿元,实施项目341个。推动小额信贷应贷尽贷,累计发放1249户5841万元。扎实推进农房改造提升项目,开工农房改造示范点167个8515户,2022年新建农房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基本完工,4695户乔迁新居。市、县建立“五位一体”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农房外观风貌更具特色,安全质量持续提升。乡村振兴综合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争取中央和省级农村厕所奖补资金3311万元,完成新改建卫生户厕7019座,占任务总数的87%;清理农村生活垃圾6300余吨,整治生产生活杂物3500余处,依法拆除残垣断壁等800余处,农村生活品质持续提升。(酒泉融媒记者 周爱玲 张 静 通讯员 王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