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集中连片,道路沟渠平整畅通,现代化设施设备广泛应用,大型机械集中作业……对于玉门市许多农户来说,春种秋收有着越来越多不一样的体验。
到2023年底,玉门市将建成高标准农田27.5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的42.3%,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6.26万亩,粮食产量常年稳定在9万吨以上。连年丰收的背后,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土壤肥、产量高的高标准农田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玉门市按照集中连片、提标扩面、水肥一体、整体推进的思路,打造了百亩块、千亩方、万亩片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深入实施,为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作出了有益探索。
农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走进玉门市玉门镇南门村,农田平整方正,机耕道笔直延伸,配备高效滴灌设施,高标准农田已现雏形。
近年来,玉门市通过小田改大、互换并地、拉方平直等方式,建成项目区地块由原来的7.2万余块减少至2000余块,农户平均地块由10至15块减少为1块,块均面积由1至2亩扩大到100亩左右,新增耕地面积19672亩,曾经的“望天田”“三跑田”成了如今效益倍增的“高产田”。
“我们在农田里实行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配套,采取水肥一体化、作业机械化、管理智能化等综合措施,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玉门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永幸说,按照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水能节、碱能排的标准进行规划和设计,坚持水、田、林、电、路、渠等配套同步推进,可实现节水55%,节肥30%,农业花费下降18%。
一块块精心打造的高标准农田,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变革。玉门市以高标准农田为载体,建成万亩高效粮食生产区3个、千亩高效粮食生产区11个,小麦亩均产量超过500公斤,玉米亩产提高100至200公斤,吨粮田面积达40%以上,推动粮食生产向高质量发展。
推动农业生产转型升级
集中连片、规模推进,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新技术推广应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创造有利条件,从而促进农业经营方式转变,提高农业竞争力。
在玉门,放眼沃野田畴,无人驾驶拖拉机、植保无人机、自动虫情测报系统等智能化农机装备,实现了精准化、标准化、智能化作业,项目区粮食耕作机械化率100%,让更多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让农业实现了从“指望经验”到“依靠数据”的巨大转变。智能化、机械化成了玉门市技术新、产出高、效益好的现代农业示范样板项目。
“用工量由传统的每亩15人减少到3人,人工成本降低80%以上,机械费用从每亩325元降至265元,生产成本降低了,粮食产量也提高了。”玉门市下西号镇玉米种植大户马克龙说。
除了智能化、机械化农业生产,新型经营主体也成为一大亮点。“企业流转+村级托管+农户联种”的规模流转种植模式,吸引了市内外26家大型企业和合作社参与土地流转经营,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13万亩,建成的项目区土地流转率达80%,农业订单率达90%以上,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速增加,农业组织化程度显著提升,带动小农户合作经营、共同增收。
不断拓宽增收致富渠道
随着玉门市大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项目建设“强农”效应突出。
“村里引进了农业大户,我把10多亩土地流转出去,还可以在这务工,每年土地租金和务工收入有3万多元。”玉门市下西号镇河东村村民郭占虎说,这几年村里变化大,以前农机难进田,种地成本高,还费时费工,如今土地流转整合,收入翻番,在种植的道路上越来越有奔头。
高标准农田在促进农户增收的同时,激起了村集体经济的“一池春水”。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滴灌带厂、粮食烘干厂、有机肥厂、编织袋厂、秸秆综合加工等村办集体经济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拔节成长。
走进玉门市玉门镇东渠村滴灌带加工厂,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村民忙着测量、比对、添料和打压测试,各环节井然有序。
“加工厂水带和滴灌带年产量可满足10万亩高标准农田种植需求。今年3月投运以来,产品质量得到用户认可,营业额达240万元。”玉门镇东渠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建雄说。
玉门市按照“村集体+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引导农户将土地托管至村集体,由村集体统一进行流转,土地流转租金由高标准农田建设前的每亩300元增加到每亩最高800元,村集体每亩收取50元托管服务费,项目村平均新增耕地率9%以上,全市各村平均新增耕种面积600亩,年新增流转收益30万元以上,为农户增加了收入,拓宽了致富渠道。(酒泉融媒记者 马学全 谢沛宏 黄 涛 通讯员 徐 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