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体系,树立体现讲担当、重担当的鲜明导向。”
近两年,市委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激励干部作为的措施办法,从考核奖惩、荣誉鼓励、容错纠错、关心关爱等多方面综合施策,不断激发各级干部勇担当、重实干、善作为的内生动力。但客观来看,不担当、不作为的问题在酒泉干部队伍中仍然存在,有的干部“因循守旧”不会为,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认识不清,对政策举措学习不透,对我市发展研究不深,遇到问题束手无策,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敢用,能力恐慌的问题比较突出;有的干部“坐井观天”不愿为,管制思想严重,成事意识不强,思想观念、工作方法与高质量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工作得过且过,习惯于拿政策说事,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只会说不行,不去想办法解决,推脱绕、中梗阻、打折扣等现象依然存在;有的干部“怕踩红线”不敢为,遇到问题畏首畏尾、裹足不前,甚至“为了不出事、宁可不干事”,庸庸碌碌混日子,等等。这里面既有主观上担当作为意识和劲头不足的问题,也有客观上干部激励体系还不完善的因素。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市委四届九次全会明确了“富民兴陇走前列、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和奋斗目标,这是我市各级党员干部当前最大的责任和使命。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一大批敢闯敢干敢拼的担当者、实干者,也需要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
要鲜明树立鼓励干部担当作为的用人导向。突出政治标准选人用人,严格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坚持把“四个唯有”作为干部成长的重要标尺,建立健全更加注重实绩的干部考核评价和培养选拔机制,大力选拔使用心中有责、眼里有活、手上有招的干部,坚决调整那些干事创业精气神不足、患得患失、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让广大党员干部看到只要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就会有机会、有舞台,以鲜明导向引导带动各级干部真抓实干、担当作为。
要理直气壮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干事创业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有风险、出意外,只有让想干事敢干事的人放心干事,无后顾之忧,才能更好地担当作为。要健全完善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干部关爱、诬告陷害责任追究等机制,让干部在制度和规矩的范围内放心放手大胆闯、大胆试、大胆干,最大程度调动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决不让因敢抓敢管而得罪人、受到不实举报和恶意诬告的干部蒙受不白之冤,让担当作为者没有后顾之忧。
要充分发挥干部考核评价的激励鞭策作用。要进一步修订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相关制度,既全方位、多渠道了解干部,又要注重干部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处理复杂问题、应对重大考验中的担当作为,把考核结果与干部使用、奖惩、教育、管理结合起来,推动干部“能上能下”,切实树立起“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导向。要树立不重痕迹重实绩的工作导向,改进检查考核方式,切实减轻基层负担,以管用举措着力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让干部集中精力抓落实、干实事、出实绩。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征程呼唤新作为。全市各级党组织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用完善的制度机制激励和鞭策各级党员干部把心思和精力凝聚到改革发展和干事创业上来,让敢于担当作为在酒泉大地蔚然成风。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和担当意识,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用实干实绩践行使命初心,为实现我市富民兴陇走前列、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目标而努力奋斗!(本报特约评论员 师为伴)